生活所迫,他立志靠创业改变命运。不忘桑梓,他在贫困乡亲家门口建起扶贫工厂。抗击疫情,他誓要帮助乡亲靠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从辍学少年到扶贫企业家,创业路上披荆斩棘,他以一颗赤子般的朴素情怀,为家乡以及社会上那些为生活所困的人们,开辟了一条崭新致富路。他就是石首市康之源生态农业园、湖北美奂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文良义。
生活所迫,他立志靠创业改变命运。
1977年,文良义出生在石首市大垸镇天星堡村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三人全靠父母种点责任田勉强维持生计,缺衣少食是常有的事。
小时候,因父亲身体不好,家里的活主要靠母亲一人操持。母亲经常忙到很晚才回来,他经常只能饿着肚子,眼巴巴的盼着母亲能早点从地里回来。
有一件事情,至今让文良义记忆深刻。那是读小学的时候,一个关系要好的同学到家里吃饭。文良义翻遍了家里所有的地方,都找不到可以招待同学的食物,最后只在厨房粱上的簸箕里找到了一点冷饭,就着一点盐和同学勉强吃了一口。
小时候的贫苦生活经历,让文良义深深的体会到农村家庭的不易,在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要想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干别人干不了的活。
14岁那年,交不起学费的文良义辍学在家。家里的一个亲戚带着他去外地学做批发生意。对于还是一个孩子的文良义来说,这又何尝是一件容易的事。
记得有一次,亲戚安排文良义从湖南常德去浙江义乌进货。为了节约路费,他在长途客车上颠簸了整整40个小时,因为晕车吐得天昏地暗。返程时,由于买不到座位票,他又在绿皮火车上一路站了回来。回家后,身心俱惫的文良义在床上躺了三天三夜才缓过来。这些困苦更加激励着他一定要创业致富。
跟着亲戚做生意,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文良义选择了第一次创业。由于经验和资金不足,他的餐饮店最终以失败告终,当学徒时的一点积蓄也全部打了水漂。2004年,不甘失败的文良义选择了到浙江宁波打工积累创业资本。
打工期间,为了节约开支,他常常顾不上吃饭,苦活、累活抢着干。有时为了节约一点运费,他带着几十公斤的货物挤公交,肩挑背扛地送货给客户。
由于长期的劳累和饮食的不规律,文良义患上了急性胰腺炎,一度危及生命,但这些都丝毫没有动摇他创业的决心和信心。2009年,身体稍微恢复得文良义卷土重来,在宁波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余姚华越电子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做led光电系列产品外贸出口。这次,凭借良好的商业信誉和过人的毅力,文良义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打开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不忘桑梓,家门口建起扶贫工厂
虽然平常没有太多时间常回乡,但文良义经常会通过老乡会、电话等形式时刻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变化。
近几年,文良义的生意越做越大,可心里却越来越不安。虽然自己致富了,但他更希望还在贫困中挣扎的乡亲们能够致富。
大垸镇地处石首江北,因一江之隔,交通不便,就业一直是乡亲们面临的最大难题。经多方考察调研,文良义决定结合当地土地资源优势创办加工企业。2014年,文良义流转了村里及周边5000亩地,创办了康之源生态农业园基地,种植瓜蒌、半夏、防风等中药材,并进行粗加工。
在生态园基地创建之初,文良义就明确提出,要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所有岗位优先聘用贫困户。
大垸镇焦家铺村贫困户敖士平,家里三口人,夫妻两人身体本就不好,还有一个正在读大学的孩子要供养,家庭生活十分拮据。文良义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邀请敖士平农闲时来基地打零工,一年下来,敖士平增收达1万多元,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舒心。
贫困户谭绍富,身体多病,平常看病吃药加上孩子的学费一年得2万多元。在康之源药材基地打工1年多,工资收入3万多元,解了燃眉之急。
文良义说:“只要是想跟着我们干的贫困户,我们一律接受并无偿提供扶持。”从创办之初到现在,“康之源”累计为当地农民提供就业岗位200个,其中80人来自当地贫困户,贫困员工占员工总数的40%。贫困户每年能从康之源获得6000元的辅助资金,务工年平均工资达8000元以上。即使在康之源因为货款无法及时回收,现金流面临极大压力时,康之源也没有拖欠过贫困户一分钱工资。
要想真正扶贫济困,回馈家乡,文良义深知,光靠一个康之源是远远不够的。2019年,文良义接受石首市委市政府邀请,选择回乡建立石首市首家扶贫工厂。“虽然在家乡创业,成本要高许多,但为了乡亲们能早日脱贫,我多承担一点也是值得的。”
说干就干,当年9月,文良义将余姚华越电子有限公司整体搬迁至石首金平工业园,成立湖北美奂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个亿,建设集led光电系列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扶贫工厂。
企业落户石首的同时,第一时间与当地扶贫办签订了就业扶贫合作协议,按照“贫困户招工优先”原则,除自身身体有障碍的外,其他贫困户一律应招尽招。
抗击疫情,不让一个贫困乡亲失业
今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特别是贫困户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疫情期间,文良义充分发挥社会人士的帮扶作用,定向捐赠10多万元,帮助石首抗“疫”。
为帮助贫困户就近就业,“美奂光电”集中组织车辆接送贫困户参加意向面试,对所有符合用工条件的贫困户应招尽招。疫情期间,“美奂光电”累计为石首当地提供就业岗位170余个,吸纳9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5名残疾贫困人员就业,贫困人员月均增收可达3000元以上。
“这个活好,吃住全包,目前一个月能挣到3000多块,以后熟练的话一个月还能挣更多。真的感谢有这么一家在家门口就能工作的工厂。”说这话时,李荣婷正坐在操作台上熟练地给接线板安装零部件,脸上挂满了笑容。
李荣婷家中父母年事已高,夫妻俩老实本份,文化水平不高,还有两个孩子,一个9岁,一个3岁。“在没进美奂公司工作前,我只能在家种几亩地,带带孩子,家里全靠老公一个主劳力维持生活。现在来这边上班后,不仅有了稳定的收入,休息的时候还能经常回家看看老人和孩子。”李荣婷成为美奂光电第一批上岗的员工之一。
对一些肢体残疾的贫困户,我们会在招聘中降低用工条件,根据他们各自优势来进行专业培训,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文良义说,相比普通人,我们也更愿意帮助这群虽有肢体残疾,但志向不残,懂得珍惜生活的“不平凡的人”。
今年25岁的陈希,肢体三级残疾,是石首市东升镇长堤寺村人,也是第一批进入该扶贫工厂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上有年老的父母,下有两岁多的孩子需要照顾,因为身体残疾,全靠丈夫一人在外打工来养活一家人。“因为腿脚不便,之前一直在家闲着,多亏了村里和工作队推荐我过来工作。车间复工后,还安排了专车送我们过来上班。在这边,公司领导和同事都对我很照顾,无论是工资待遇、还是生活待遇都很好,离家也近,对这里的一切都很满意。”
“无论企业面临什么样的困难,贫困户的饭碗要尽量保住。”疫情期间,文良义与公司股东反复商议,最终确定了“送半成品上门加工”的方法,帮助在家不能出门的贫困家庭人员增加收入。
虽然这种方式对于企业来说费时费力,产品合格率也相对较低,并不是最具“性价比”的用工方式,但文良义一直坚持这么做。他说:“对企业来说可能只是造成一点不便,但是对那些急需工作机会的贫困家庭来说,这可能是他们改变自己家庭命运的唯一希望。”
今年4月份开始,由“美奂光电”组织专班人员对有意愿在家从事半成品加工的贫困家庭人员进行摸底,并上门提供岗前培训。培训合格后,由公司统一派人配送半成品上门,完成后公司统一上门收件,所有人员工资计件付费。目前,已有30名贫困家庭户参与,人均增收800~1200元。
“这份工作是亲戚介绍的,现在我主要是在家里做些半成品,有公司统一配送产品,既能挣点钱时间又比较自由,很方便。”家住久合垸乡袁家荡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魏文娟说。
“现在这个在家就能做的活既让我能照顾家里,还能自己挣点补贴点家用,帮老公也能减轻一点负担。真是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杨钱霞是绣林街道办事处玉皇岗社区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也在尝试做半成品加工。因身患鼻咽癌,不能从事过重的体力活,在家里就能挣工资,让她感觉很舒心。
为免除贫困员工后顾之忧,“美奂光电”专门修建了员工食堂和宿舍,为贫困员工免费提供食宿,最大程度减少他们的顾虑和负担。现在,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实体经济逐步回暖,企业订单也逐渐增多,用工需求正在不断增加。
“美奂光电”已经组织实施了第二批招工计划,企业用工总数也将达到400人。虽然在贫困户中招聘员工难度相比招聘普工员工成本高很多,文良义还是坚持企业贫困员工比例不低于员工总数的60%的原则。预计今年,美奂光电总产值将达1亿元,支付贫困员工工资总额达1000万元。
江苏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江苏热线)”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