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脏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神经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肾病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药学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全科医疗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内分泌代谢与免疫性疾病中心主办,北京慢性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协办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心脑同治联盟”启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以“新潞河、“心”篇章”为主题,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带来专题报告演讲,为助力医务工作者能力提升,实现信息实时交流,帮助联盟科研转化,推动新运河医疗卫生环境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吴英锋教授致辞。吴英锋教授谈到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高于癌症,是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一种疾病。为进一步改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能力和质量,提升人民群众心脑血管相关健康素养,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水平上升趋势,使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技术取得较大突破,打造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心脑同治联盟”。心脑同治意义重大,在治疗方面,可以同时治疗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保障器官的正常运行,改善患者预后;在预防方面,可以开展健康宣教等活动,提升民众健康意识,推广适宜技术等。期待联盟内的各位医疗工作者能够共同努力,开展好此项工作。
本次会议主题为“新潞河、“心”篇章”,以心脑专科协作为纽带,充分发挥牵头医院的技术辐射带动作用,协助北京市通州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联盟社区中心患者教育、社区群众公益科普活动,助力心脑慢病患者管理;通过联盟培训与学术交流助力医务工作者能力提升,实现信息实时交流、帮助联盟科研转化,推动新运河医疗卫生环境的发展。
北京市通州区卫健委徐娜副主任致辞。徐娜副主任首先代表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心脑同治联盟”的成立表示祝贺。多年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在“健康至上、人民至上”的宗旨中,为2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了大量人才。慢性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非常高,因此,在2019年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文件15个具体的行动中,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是重中之重,做好此项工作意义重大。在北京急救地图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走在北京市前列,希望在各位专家同道的共同努力下,传承潞河医院精神,推动副中心心脑血管疾病走向新的辉煌。北京市于2023年7月份发布了重要文件,其中在三年行动计划中有三方面工作需要重点推动,分别为基础质量工作,核心环节质量工作,质量指控体系建设工作,目前通州区已成立16个质控中心,期待能够有更多专家带动此方面工作。期待各医院能够在心脑血管方面带动整个体系的建设,带动基层从规范诊疗、转诊的急救绿色通道、重大疾病识别、人才培养、专科发展共同努力,为推动心脑血管疾病开启新的篇章做出贡献。希望在潞河医院的引领下,能够加强基层建设,在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的工作部署上取得新的成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副院长陈学明教授就《北京城市副中心“心脑同治联盟”背景及工作规划》发表讲话。他表示在心脑慢病管理需求逐渐增加以及需要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医联体的背景下,“心脑同治联盟”成立,以心脑专科协作为纽带,期待能够充分发挥潞河医院牵头技术辐射带动作用,落实潞河医院——社区医院双向转诊机制,加强社区医师慢病管理水平、加强实时交流,协助北京市通州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联盟社区中心患者教育、社区群众公益科普活动,助力心脑慢病患者管理。未来会加强开展公益科普活动、患者教育活动、医师主题培训与大运河国际会议四大工作内容,期待所有同道共同努力,为城市副中心的卫生健康事业做出贡献,为政府、百姓交出满意的答卷。
联盟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
在启动环节,吴英锋院长、徐娜副主任、陈学明副院长、尹超邦书记、耿晓坤副院长、刘淼主任、李瑾主任、韩芳主任、翟光耀主任、赵飞飞副主任共同上台完成联盟启动仪式。
▲授牌仪式
北京市通州区卫健委副主任徐娜副主任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授牌并合影留念。
▲授牌仪式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尹超邦教授,医疗部主任、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主任刘淼教授,护理部主任李瑾教授为北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郎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马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州二院)、大杜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梨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觅子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甘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路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授牌并合影留念。
▲授牌仪式
教育教学部主任韩芳教授,超声科主任高明杰教授,药学部主任成华教授为牛堡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次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宋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漷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台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集镇西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授牌并合影留念。
▲授牌仪式
耳鼻喉头颈外科与颌面外科中心主任、医学伦理委员会主任王辉教授,心脏外科主任杨海平教授,科研工作部副主任赵飞飞教授为徐辛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于家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永乐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玉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永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张家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授牌并合影留念。
▲耿晓坤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副院长、神经中心主任耿晓坤教授以《从脑血管的视角看“心脑同治”》为题作主题报告。耿教授表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心脑血管类疾病负担较重,在各年龄段均有发生,其中,卒中-心脏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自主神经和脑心轴炎症损伤所介导。在临床中,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为连续动态变化,可能来源于脑卒中所引起的中枢自主神经网络内的结构或功能改变,β阻滞剂或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的常规使用需要更多临床RCT数据支持。未来会继续开展针对治疗靶点、长期并发症、预测因素、目标人群、机制研究、少见机制、成像方法、标记物识别等方向的研究,期待能有更好研究结果出现。
▲翟光耀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心脏中心主任翟光耀教授以《新技术得以根治高血压?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技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为题作主题报告。翟教授表示,我国高血压发病率高且控制率低,总体防治特点表现为挑战大、难点多、危害大。现有的原发性高血压防治主要手段主要为生活方式改变及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虽然表现出对患者具有疗效,但患者血压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因此采用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技术治疗代替药物治疗高血压,是除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以外的第三种有效治疗手段。但RDN疗法也不能达到根治高血压的目的,需要在术后遵医嘱规律服药并进行定期随访,高血压作为慢性疾病需要进行终生管理。
▲李忠心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肾病中心主任李忠心教授以《慢性肾脏病早期评价与管理》为题作主题报告,李教授表示我国慢性肾脏病知晓率低且诊断较晚,导致发病率高、花费大、死亡风险大,因此,应当重视慢性肾脏病早期筛查与早期管理,其中包括检测血压、尿常规检查、肾功能与泌尿系彩超肾脏筛查四部曲。在加强早期筛查管理的同时也应当明确慢性肾脏病的治疗目标,延缓肾脏病进展、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控制重要危险因素、降低死亡风险,应将生活方式作为控制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基石,贯穿疾病管理始终,重视肾脏病药物治疗、合并症治疗、并发症治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张宝玉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内分泌代谢与免疫性疾病中心副主任张宝玉教授以《冠心病患者血糖管理的艺术》为题作主题报告。张教授表示,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推荐地中海饮食模式,对于超重或肥胖的患者,体重控制是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与血糖、血压、血脂的管理同样重要。在外科治疗方面,代谢手术可用于治疗其他治疗效果不佳的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在内科治疗方面,药物治疗的首选是SGLT-2抑制剂和/或GLP-1RAs;在冠心病患者血糖控制管理方面,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与胰岛素泵可实现精准控糖,是冠心病患者血糖控制管理的理想选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药学部丁全教授以《心脑同治,常见用药问题及分析》为题作主题报告,丁教授主要介绍了阿司匹林、口服抗凝药物及他汀类药物的常见用药问题并进行分析,表示在临床治疗中,应关注用药细节,规范、合理应用抗血栓、调脂药物,有效降低人群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和死亡率,提升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群的困扰。
▲曹健教授
▲陈学明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副院长陈学明教授做会议总结。陈院长表示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健康中国”政策、全生命周期理念与“心脑同治联盟”平台三大方面。开展“心脑同治”工作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与智慧,希望各医护工作者能够积极参与,共同努力,才能够真正使“健康中国”政策惠及大众,在“心脑同治联盟”平台上找到工作着力点。在本次会议中谈多了诸多新概念、新知识、新技术、如果仍守旧不创新,将难以实现国家提出的目标,只有不断学习、交流,将国内外先进理念、技术与方法应用于实践,才能够与时俱进、实现初心,真正为大众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相信不久之后,“心脑同治联盟”将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
江苏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江苏热线)”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