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热线_江苏最专业的企业及资讯门户网站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百合佳缘集团婚恋报告:两代人思想“拉锯”,展现中国式婚恋现实写照

来源:时间:2020-11-19 10:45:17 阅读:-

周其握紧了拳头,脸色因为生气憋得通红,低吼道:“不要你们管,我的婚姻自己做作主。”

他的变化,使父母吓了一跳,顿时愣住当场,不知所措。这句话似乎把周其心中堵着的一口气发泄了出来,但随即后悔了,无论如何都不应向父母发火。

已经31岁的他,在半年里已经被父母安排相亲了不下十次。在一次相亲局结束后,父母不停追问结果,导致他一直积压的情绪瞬间爆发。

“你也老大不小了,还不交女朋友”“我觉得她很合适你”......一直以来,父母不停给周其灌输“你应该要结婚了”的思想,却没有问过他的想法。在周其看来,这只是他们的一厢情愿,理解是一回事,但不代表着自己非得按部就班完成他们的安排。

周其和父母的立场和观念差异,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两辈人对婚恋理解的不同,导致婚恋思想代际的出现。近日,百合佳缘集团发布了婚恋观报告——《中国式相亲之父母篇》(下称,报告)。该《报告》从父母角度,分析了他们对子女的婚恋认知以及态度,探讨两辈人对于婚恋价值的碰撞与融合。

调研显示,由于子女单身,42%的男生父母和25%的女生父母感到焦虑;为子女介绍相亲对象似乎成为父母们迫在眉睫的事情,其中六成单身人士的父母表示曾给子女介绍过相亲对象,其中男生父母介绍过的占比超六成。可是,对于父母的好意,仅有占比则不到两成单身人士愿意接受。

在父母看来,虽然能够意识到与子女的婚恋代沟,但依然把帮助子女解决婚恋问题看作是人生职责;在子女看来,因时代不同造成价值认知上差别,他们不可能去认同父母辈对婚姻“柴米油盐、搭伴过日子”的定义,更注重精神追求,渴望自由恋爱。他们之间并没有“谁对谁错”,只是时代婚恋意识的代际,让“逼婚”与“反逼婚”的拉锯战,在传统与现代的两代人中展开。

父母的“逼婚”戏码

成年单身人数突破2.4亿人、独居单身人口预计在2021年达到9200万、单身男性要比女性数量多出3000万、初婚年龄数字上升.......这些数字各有不同,但都是在述说着同一个现象,便是单身群体不断扩大,侧面说明结婚率在走低。

这些数字,也为无数单身男女的父母带来了焦虑和无奈。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未结婚的个体往往被认为是不成熟的,只有组建了家庭、结婚生子,才被视作完整的整体。

每当周边充斥着“你家孩子还没结婚”“都三十岁了,还等什么?”等言语时,给父母们营造一种因没有完成对子女的职责,而感到恐慌且焦虑的情绪,仿佛被抛弃于群体之外。

这种压力感,不少父母在生活会传递给子女。《报告》显示,关于子女单身这件事,42%的男生父母和25%的女生父母感到焦虑。不少父母会将这份焦虑,在生活中无形传递到子女身上,例如唠叨、打听信息等情况,让子女们切身感知父母的焦虑。55%的单身男性与43%的单身女性,都能从父母身上感受到深深的焦虑感,比父母自身的感知明显更加强烈。

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不少父母会想办法去弥补这种未完成感,“逼婚”便成为了他们情感延伸下的行为。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曾在2016年发布过一份《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逾七成受访者曾被父母逼婚,25至35岁的青年压力最大,被逼婚率高达86%,女性被逼婚率比男性高6%。

在父母的观念中,子女是否完成婚姻,成为了父母是否尽责、子女是否孝顺的重要考量。然而,用婚恋与否的标准去衡量子女的孝顺,本质上就为子女挂上了情感枷锁,效果反而适得其反。节假日放假不回家、租借男女朋友回家过年等一系列操作,成为了年轻人反抗家庭“催婚”的行动。

在教育普及下,个体独立婚恋意识的觉醒,年轻人开始追求独立自主的婚恋,这与过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家庭式包办婚姻截然不同。父母“催婚”,子女反抗,成为了目前中国式婚恋现状的一幅真实写照。

子女的“抗命”婚恋

当代的中国婚恋观模式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当代年轻人追崇“自由恋爱”的情感主义;另一种是父母辈注重“门当户对”的生活模式。由于不同的思想核心,延伸至婚恋侧重点产生差异化,目标无法达成一致性,必定会导致两代人产生碰撞与矛盾。

小君已好几天没回家了,在公司附近的酒店开了一间房间,算是“离家出走”的落脚点。这一切,可以追溯到父母对她婚恋的步步紧逼。

“爸妈都是为你好”“听我们的准没错”“这个男士跟我们家很门当户对”......这些话不知道听过了多少遍,但父母并不会因为小君的抵触会有所变化。这些年里,父母总能从不同的渠道,打听到不少单身男士的情况,并苦口婆心劝说她去相亲。

然而,她已经麻木了,机械式地应付着父母。84年的她,今年已经36岁了,一直都走在“被相亲”的路上。她不是没有自己结交过男朋友,可是父母的一句“对方的条件不行,跟我们家不合适”把这道大门给关上了。在他们看来,婚姻应该看中门当户对的条件基础,最终柴米油盐才是最实际的生活。

虽然她跟父母住在一起,但是父母对小君平时的感情状况一无所知,即便有了喜欢的对象也不敢透露。她一次次的反抗,却因“孝顺”一词,在家庭与爱情的较量中屡次败下阵。

终于,她爆发了,出现了离家出走的一幕。

在不少父母看来,主动参与子女的婚恋,是父母表达爱子之意的方式,依托他们的“正确经验”,尽量让孩子少走弯路。但在子女眼中,这便是干预他们的婚恋自由,属于“逼婚”行为。

事实上,“逼婚”的行为,侧面也代表着现代个体独立意识的觉醒,说明现代婚恋能够接纳个体的声音,这与过去传统家庭包办婚姻模式是根本性区别。

《报告》显示,在单身人群的心中,希望父母给自己介绍相亲对象的占比还不到两成。关于择偶方面,仅有3%的子女完全认同父母要求自己对象的标准,还有24%的子女持完全否定态度。可见,父母认同的标准,与新一代的择偶标准已经存在了较大的差异。

在过去上山下乡的历程中,父母的那一辈已经开始慢慢挣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束缚,小范围实现了自由的恋爱,成为违反父母之命的行为信号。进入21世纪,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的蓬勃发展,同样带来了婚恋意识的变化。父母过往赖以生存的生活逻辑,慢慢开始被新生代所拒绝,这就成为了两代人冲突的来源。

百合情感研究院情感咨询师周佳表示:“由于中国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边界感,父母往往会以自己是为子女好的角度出发,从而对子女形成了所谓传统价值观形式的约束,因此子女会在其中感受到自己的想法没有被完全尊重,从而更加强调自我个性和想法的表达,导致和父母想法产生更多的不一致性。”

冲突下的理解与包容

现如今,由于“父母之命”的失效,父母在子女婚恋中不再是强势的一方,也只能通过日常的唠叨,做着一些劝说性的服务工作,几乎无法替子女做出根本性的决定。正如《报告》所示,近六成的父母不认为参与子女的婚恋,是属于“逼婚”行为。

在父母看来,参与子女婚恋的目的,是为了看到孩子生活圆满。《报告》显示,五成女生父母和三成男生父母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孩子生活圆满;超两成父母考虑的是希望趁自己有能力时多帮孩子。此外,还有想与孩子有更多交流时间、了解孩子的感情、跟上孩子的观念和想法。

可见,不少父母已经意识到子女存在着代际。他们经历过那个物质匮乏又相对保守的年代,大多数通过第三方介绍而结婚,更看重物质条件,因此不理解子女以“没感觉”而拒绝发展情感关系。

成长于物质充盈社会的年轻人,对精神的追求上升到更重要地位,所以在婚恋上更加追求思想上的共鸣,讲究灵魂契合的婚恋特性。相对的,年轻人更不愿认同老一辈颠扑不破的老一套婚恋思想。

重要的是,现如今不是只需“缝纫机、单车和收音机”作为结婚三大件,以及相亲时产生的一丝情感悸动,便能够促成一桩缘分。几十年里,结婚所需的物质条件呈直线上升,除去食住所需的生活开销后,多少年轻人每个月都过着几乎抓襟见肘的生活,根本难以积累到可供走入婚恋殿堂的经济基础。

“月光族”成为了不少年轻人的标签,这何尝不是他们的自嘲。在没有积累到一定的财富时,年轻人纷纷“谈婚色变”,“婚不起”是他们的共同感受。但这个财富积累的过程,伴随着的是年龄的增长,也就导致了父母“催婚”集体现象的出现。

事实上,现实问题让不少子女产生矛盾心理。一方面,因无法认同父母的想法无法达成目标的一致性,导致产生大量的冲突;另一方面,婚恋进入门槛的提高,没有经济积累的年轻人,不得不寻求来自父母的物质支持。

所以在婚恋这件事上,虽然与子女拥有着时代的代际,但父母依然会把子女的婚恋大事承担起来,当成自己的职责。《报告》显示,对于子女的结婚费用,四分之三的父母愿意尽最大努力,能承担多少就承担多少。

“当孩子独立生活,或者拥有小家之后,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情感分化和生活状态的分化,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迟早是会发生的。”百合情感研究院情感咨询师周佳说道:“但是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和情感需求是天然存在的。即便是孩子成年后,中国父母还是会以孩子的需求为中心,既会关注孩子的生活需要,却又不愿意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负担。”

从父母角度,他们更多关注子女未来婚姻生活中现实层面问题、感情的稳定性以及和家庭成员的容纳性。也许他们过于直白的表达方式,导致引起了子女的反感,但本意是对孩子的深切爱意。

冷静过后,小君决定跟父母好好聊聊,一味地僵持并不会有新的结果,婚姻是属于自己,需要对自己生活负责,年龄并不是选择相亲结婚的关键。周其也向父母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希望父母能够理解自己,表达自己一定要想清楚为什么才结婚,并通过婚姻是想要获得什么。

周佳建议,子女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在寻求自我精神独立的同时,努力达到自我经济独立,学会理解父母做所有事情的初衷,和父母之间以平等、互助、互相给予空间感的思维方式来相处。

注:文中周其、小君均为化名


图文推荐

江苏热线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江苏热线)”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最新新闻
热门资讯榜